学院概况 | |||||||
|
|||||||
中药材学院办学起点是1958年吉林农业大学在我国第一个创办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2个本科专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吉林省政府共建。经过多年积淀,依托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形成了师资队伍精干,优秀人才辈出,科研成果显著,支撑条件雄厚,中药学与生物学、生态学、作物学等学科相融合,以中药活性物质研究与新产品开发、中药次生代谢分子机制与质量调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等为主要优势特色,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硕士、博士高级专业人才,是我国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4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名,其中,专职教师62名,博士学位占90%,国外留访学占31%;有教授18名,其中,二级教授7名;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65名,副教授2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国家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名,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名,省高级专家4名,长白山学者1名,省学科领军教授2名、省拔尖创新人才7名。拥有中药学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和菌物资源教育部创新团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院士担任博士生导师,柔性引进俄罗斯科学院院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Zhuchenko,韩国翰林院院士Paek Kee Yoeup。学院与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互派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积极开拓与国内的重点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等途径,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每年选派1-2名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院校或研究所进修或培训,扩大视野,提高学识水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等。 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和中兽药学6个二级学科方向;还设有药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中药学和农艺种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中药学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学院设有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动物药学4个本科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中药学和动物药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每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30余名,招收本科生300余名。 学院紧跟国家和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调整。2021年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参茸道地药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022年学院获批“吉林省高校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建设项目”——道地药材参茸产业定制班,联合区域内参茸产业领军企业参与参茸产业人才定制培养。 学院拥有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生态恢复与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药用植物栽培育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创新中心、吉林省梅花鹿高效养殖和产品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人参属植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吉林省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长白山中药材药效物质分析重点研究室、菌类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研究室、吉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重点研究室和梅花鹿养殖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还设有吉林省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中药制药教学科研中试实验室等教学平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 近五年,学院主持科研项目总经费9835万元,其中,千万元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在国外SCI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33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5项,选育中药材新品种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专利金奖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0余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吉林省标准创新一等奖1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学院主编《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材加工学》、《中药资源学》、《植物资源学》、《野生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野生植物栽培学》、《经济动物生产学》、《经济动物疾病学》等国家级和部级教材10余部。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