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毅男,男,1945 年出生,汉族,辽宁省义县人。1970 年 7 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1983 年 11 月获沈阳药科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4 年 7 月获日本爱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药学学科硕士生导师,兼任吉林省特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学” 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并曾为吉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任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院长期间,在学校支持下积极推动恢复药用植物专业及经济动物专业全国招生,经省和国家中药局批准实现全国招生,并成功取得一级学科中药学硕士授权点。

郑毅男教授长期致力于长白山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加工炮制及产品开发研究,在人参加工理论领域成果卓著。他首次揭示红参加工遵循梅拉德反应理论,系统阐明人参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为红参质量控制提供关键理论指导;从红参中首次分离鉴定以精氨酸双糖苷(AFG)为代表的氨基酸衍生物,明确其含量影响因素及抗 2 型糖尿病等药理活性,建立可工业化生产的全合成工艺,推动 AFG 成为韩国人参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在人参皂苷研究中,他先后分离出 3 种世界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率先开展人参皂苷结构改造,运用酶代谢法合成 OM1、PM1、SM1 等新型脂肪酸酯,证实其抗癌活性显著高于传统皂苷且副作用小。此外,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率先开展桔梗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提出以桔梗皂苷D为指标的质量评价标准并被广泛采用,首次发现桔梗的抗肥胖及抗肿瘤活性,阐明其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营养学报》等国际期刊,带领团队从桔梗中分离 20 种五环三萜皂苷并鉴定 1 种新化合物结构,始终引领桔梗研究前沿。


科研工作中,郑毅男教授主持国家、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 15 项,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 3 完成人)、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项(分别为第 2、4、7 完成人)、长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大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 3 完成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 20 余项。他注重产学研结合,主持的 “人参非皂苷抗衰老保健品开发研究” 达国际领先水平,申请发明专利 7 项(授权 2 项)。学术上,他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50 余篇,出版科技著作 2 部,在长白山药用植物资源开发领域形成系统性创新成果。作为学科带头人与教育工作者,郑毅男教授坚持育人为本,在 “中药生药学” 硕士点申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2008 年带领团队通过国家重点学科验收,成为我国首个获批该重点学科的农林院校,为吉林农业大学中药特色专业建设奠定重要基础。他言传身教培养大批人才,指导学生在第四届 “挑战杯”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以《神唐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斩获金奖,推动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融合培养。

郑毅男教授深耕药用植物研究五十余年,在人参加工理论、活性成分发现及资源产业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科研成果既具学术价值又推动产业应用,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及长白山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作出重要贡献。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育人成效,成为我国中药材领域的杰出学者与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